硅基生物小肥清

明知自己是文盲
非要瞎个叽吧写

谏逐客书(李斯)

【臣闻地广者粟多,国大者人众,兵强则士勇。是以太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是以地无四方,民无异国,四时充美,鬼神降福,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。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,却宾客以业诸侯,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,此所谓“借寇兵而赍盗粮”者也。】

这篇文章是老爸第一篇教我的议论型古文,在古文观止上看的。我爸真好。

第一篇看的议论文,从此之后就没有见过比这篇写得更好的议论文了。开篇点题,文章结构,前后选典议论,结尾升华,没有见过比它更加标准的议论格式了。

引用典故的语句非常简洁,秦穆公、秦孝公、秦惠王、秦昭王,一口气下来就是秦国四大明君,说真的,秦国能够从五霸到七雄,与君王的智商息息相关,虽然嬴政不是秦王血脉啦,但被吕不韦盯上说明秦国夺天下已经势在必行。

然后就是讲的秦国珠宝玉器……真是厉害了,如数家珍。

当然最后一段才是重点,这么多年回味,还是能嚼出味道,李斯讲的这种“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,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,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起德”就算是放到现在,放到未来,仍然是非常严明的治国之道,因为人类的排外主义永远不会消亡。

纵古观今,也不说了,现在这局势水深火热。

乐毅报燕王书(乐毅)

【臣不佞,不能奉承先王之教,以顺左右之心,恐抵斧质之罪,以伤先王之明,而又害于足下之义,故遁逃奔赵。自负以不肖之罪,故不敢为说。今王使使者数之罪,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,而又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,故敢以书对。】

【臣闻贤圣之君,不以禄私其亲,功多者授之;不以官随其爱,能当者处之。故察能而授官者,成功之君也;论行而结交者,立名之士也。臣以所学者观之,先王之举措,有高世之心,故假节于魏王,而以身得察于燕。先王过举,擢之乎宾客之中,而立之群臣之上,不谋于父兄,而使臣为亚卿。臣自以为奉令承教,可以幸无罪矣,故受命而不辞。】

【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,善始者不必善终。昔者伍子胥说听乎阖闾,故吴王远迹至于郢,夫差弗是也,赐之鸱夷而浮之江。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,故沉子胥而弗悔。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,故入于江而不改。】

一个不小心抄哭了……这篇文真的太好了,是我看的第一篇古文。n年前我爸一直在客厅里念叨“臣不佞”,有一天终于教我的。

用现在的话来讲,就是燕惠王一直摆着脸示弱,怕乐毅反咬一口,揶揄着一副嘴脸说你跟我爸那么好,我爸这么抬举你,你也不要见怪,乐毅冷声呵呵老子是看在你爸的面子上,燕昭王明君,老子跟着他打四方,就被你这么个混蛋毁了,滚边去吧。

当然乐毅没有这么冲,通篇看下来,完全被他和燕昭王的君臣情和气量所感动。他夸赞燕昭王的用词和语句啊,现在都没见过这么中肯又发自肺腑的,“察能而授官者,成功之君也;论行而结交者,立名之士也。臣以所学者观之,先王之举措,有高世之心”这种方式来赞誉一个人,运用文字的能力太厉害。乐毅是真的非常感激燕昭王对他的伯乐之交,还把全国之力给予他攻打齐国,这是何等的气魄,这种君臣之情何等刻骨铭心,若不是燕昭王死了,乐毅应该是能够跟着燕昭王一同展望天下,而不是跑到赵国低调的过一生。

当然,通篇最为经典的是“善作者不必善成,善始者不必善终”这一段话我很小就会背,但是真正的含义我是回顾这三个月来发生的事才懂,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吴王阖闾,也不是所有人都像我爸,认真的提出意见会听,会分析,会改,实际上大多数人都是吴王夫差,固执己见,不去听取意见,听也听不懂,不去分析,情绪化地做每一件事,情绪化地对待他人,在感情上把别人当做伍子胥沉进江中,也不知悔改。我为了朋友全身心地投入,但不是所有朋友都像燕昭王乐毅一样新人相互信任奋不顾身,我不知不觉成为了看不清别人是哪一个吴王的伍子胥,别人也将我踢进江中。对不同气量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,而不是对每一个人都舍生进谏,总有人是个健全的瞎子聋子。这是初中,或者更早,我已经记不清老爸什么时候教我的这篇文章了,但是在他教我的时候,乐毅就已经用他沉稳博大的气量教了我这待人处事的道理,我却从来没有明白。现在我终于懂了。

乐毅,在天之灵,你和燕昭王若弃去君臣关系,你们一定能下棋观月,弹琴饮酒,纵观云霞谈古论今,看着尘世间万物的生长,对着世代的更迭微微摇头发笑。你们会是知音。

梦微之(白居易)

【君埋泉下泥销骨,我寄人间雪满头。】

乐天是以怎么样的心情写的这句诗啊……哭到爆炸。


TBC

评论

热度(1)